韩国人的一生

展厅《韩国人的一生》围绕着出生到死亡这一主题,展出了从朝鲜时代(1392-1910)到现代韩国人所遵循的人生礼仪。
朝鲜时代尊崇儒家理念,最重视以“儿子”为中心的传宗接代,因此通常在分娩前就祈祷能生男孩。孩子出生后则会举办百日宴、周岁宴以祝愿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长。男子到20岁时行冠礼,女子在15岁前后行笄礼,以示成人。举行婚礼结成家庭后,通常男子通过当官或从业以抚养家人,女子则居家操持家务。人死之后,家人和亲友通过丧礼寄托哀思,举行祭祀缅怀先祖,由此祈愿儿孙兴旺,家门和睦。
如今,随着生活理念和价值观的变化,人们不再计较性别而只重视孩子的出生,仍然延续百日宴和周岁宴的传统祝福孩子健康成长。成年礼萎缩退化,婚礼也相对简化,不过仪礼的基本结构和意义并没有改变。除了通过婚礼组建家庭外,家庭在构成和概念上呈现出日渐多样的趋势,家庭中男女角色的分工也逐渐消失。丧礼和祭祖文化的内容及其形式、程序等都发生了变化,但慎终追远,祈祷子孙繁盛,家庭和谐的情形,古往今来大同小异。

出生

朝鲜时代,家族继承的社会惯例是父子相传,因此任何家门都渴望得子。大部分的家庭都向三神奶奶求子,祈求子孙繁盛,祈求得到健康的男孩。孩子出生后会在大门上挂禁绳以示生子,同时起到阻挡各种不净出入的作用。胎盘被存放到胎坛(专门用来保管胎盘的坛子)里找个干净的地方埋掉,或者用火烧掉,以此祈愿孩子茁壮成长。那时婴儿死亡率偏高,因此通常在孩子出生100天后才举行百日宴以示庆祝,一年后举行周岁宴,通过抓周测卜孩子的未来前程。
如今,无论生男生女都会受到恭贺。因为主要在医院分娩,所以有关生育和产后的禁忌以及仪礼都慢慢消失了。不过,通过庆贺百天和举行周岁宴来祝愿孩子长命百岁的习惯延续至今。

教育

朝鲜时代推行三纲五伦为基础的儒家伦理教育,力图打造一个道德教化的社会。国家将表彰和宣扬孝子、忠臣和烈女的《三纲行实图》等与插图一起,用韩古尔翻译成韩语后进行普及推广。男子在书堂接受识字、读书和写作等教育,以后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乡校或书院学习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女子则居家接受韩古尔教育以在生活中粗通文字,由此可以通过书信往来或者韩古尔译作获取新知,增长见识。
如今,人们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学习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等。而且不同于朝鲜时代,现代教育不区别男女,都依次通过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等教育阶段学习和掌握知识。高中毕业或完成相应的学业教育后,根据自身的才能和意愿为升入大学或进入职场,参加各种考试和测评。

官职和职业

尽管朝鲜时代是一个严格讲究身份地位的社会,但与壁垒森严的社会制度不同,在法律上是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提高个人身份的。在重教崇学的儒家社会中,文官的社会地位优于武官,而且由于注重身份差异和性别差异,个人可以获得的地位和从事的职业范畴都不一样。
1894年甲午改革后,身份制度被废除,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职业的限制这类区别对待也逐渐消失。像家侩(又名舍侩,传统房屋中介商)和卖粉妪(传统化妆品商贩)等职业其形式虽有变化,但自朝鲜时代起一直存在并延续下来,而其他一些职业却消失了,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职业。如今,职业的选择男女之间没有区别,人们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选择各种各样的专业化工作,个人可以通过参与成为社会的一员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成年礼

成年礼是孩子长大后,承认其具有成人资格的人生仪礼,根据时代、阶层和性别的不同,仪式各不相同。朝鲜时代的两班士大夫家庭受中国《朱子家礼》的影响,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以示成年。男子冠礼的做法是到20岁左右,在家中长辈面前解开总角发髻依次戴上黑笠等冠帽,并被赐予“字”表示其成人了。女子笄礼的做法是到15岁左右,将头发绾成一个髻,并插上发簪。不过,女子的成年礼仪式一般被婚礼代替了。农家男子则到一定年龄后,从村落共同体那里接受针对体力和操作农具技术的评判,之后被接纳为成人。
如今的成年礼比过去退化了许多。满19岁就被认为是成年人了,承认其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即便没有法定监护人的同意也可以独立行使法律行为。

婚礼和家庭

婚礼的流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朝鲜后期的婚礼程序是将中国传统仪礼著述《朱子家礼》中的规定和朝鲜传统惯例经过折中后形成的,新郎先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当天或三天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中祭告祖先,向父母行币帛礼。朝鲜时代组成家庭之后,对于子女而言传宗接代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为了传承家风,维护家门的平安,男女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和义务。
如今,包括婚礼流程在内的婚礼场所和婚礼服等都发生了变化,还有蜜月旅行等新的婚俗也登场了,但婚礼的基本结构和意义并没有太大改变。在今天,家庭成员的角色没有特别的区分,家庭形态也从大家庭转变为核心家庭,逐渐多样化。另外,随着跨国婚姻的增加,韩国一直延续至今的单一民族传统性也在发生着变化。

寿宴仪式

寿宴顾名思义是庆祝长寿的宴会,通常指花甲宴或回甲宴。朝鲜时代,家里的长辈年满60周岁的寿诞,称花甲或回甲,会举行寿宴仪式以示庆贺。当时60岁以上即意味着长寿,子孙们感到是幸事,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祝寿诞,并通过寿宴仪式表达孝心。
如今,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六十寿诞时不举行仪式,而是家人一起聚餐或安排纪念旅行的庆贺方式更加普遍。寿宴仪式则大多安排在七旬或八旬寿诞时举行。随着长寿观念的改变,祝贺和祈愿长寿的仪礼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治疗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渐渐更为频繁地生病。朝鲜后期,如果生病或身体虚弱时,会到药房接受治疗。韩药房主要参考中国的医学书籍进行治疗,但在许浚(1539~1615)的《东医宝鉴》普及开来后,则更有效地采取针灸治疗或配制药剂对症下药。一些人则希望借助巫术或者符籍之类的咒术等超自然力量来预防疾病或获得安慰。
如今,韩医和西医共同承担着疾病的治疗,随着诊疗和治疗中更多地采用科学技术,人类的寿命也越来越长。

丧礼

丧礼是指把逝者埋入地下,并完成守孝除丧的系列仪式。朝鲜时代遵循儒家的“孝道”伦理,把“三年丧”视做为人子女的基本道理。子女们用华丽的丧舆送逝者最后一程,在墓地里同时埋入明器等随葬品以供逝者来世生活所需。三年丧期间,子女要辞去官职或停下农活,在家中设丧厅或者在墓地旁搭建庐舍守丧,为去世的人尽最后的孝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丧礼的程序和文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今,韩国随着《家庭礼仪准则》和殡仪服务等的普及,埋葬和火葬等丧礼仪式越来越简化,不过对逝者的哀悼意义并没有改变,仍在继续。

祭礼

祭祖是在固定日期祭奠逝去祖先的仪式。朝鲜时代将“人子奉亲,事死如事生”视为至孝。按照儒家的祭礼,在家里建造祠堂或制作神龛,供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等4代祖先的神主(牌位)。后代们在4代祖先的忌日、春节和中秋等节日举行祭祀以求先人保佑。
与朝鲜时代不同的是,如今人们摆脱儒家理念,接受各种宗教的影响后,有关“孝”和“祖先”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祭祖仪式的相关风俗习惯也在迅速变化。即便如此,慎终追远,缅怀祖先的同时,祈求子孙平安和家庭和睦的情形,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大同小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