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概要
通过寻找箕山金俊根(生卒年不详)风俗画中记录下的韩国民俗的痕迹和变化,国立民俗博物馆筹备特别展 《在箕山风俗画中寻觅民俗》,探究“何为民俗”这一主题。箕山金俊根是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画家。虽然他不像朝鲜时代的代表性风俗画家檀园金弘道和蕙园申润福一样有名, 但是描绘的风俗题材远比这两位丰富多样。他所绘制的风俗画里有生产劳作、衣食住、仪礼、游戏和游艺等等, 原封不动地留下了一个世纪前人们鲜活的生活样貌, 甚至超越了19世纪末已经传入韩国的照相机的记录 十分珍贵具有很高的价值。
这个展览依次由序幕、第一部“风俗细语”、第二部“证言风俗”和尾声组成。第一部“风俗细语”展示的风俗画描绘了市场、村落、家庭和田野等生活空间,题材包括红白喜事等人生仪礼,以及作为社会制度的教育和刑罚等等。第二部“证言风俗”通过风俗画以及画中出现的各种器物,展现一个世纪以来不断变化和延续下来的风俗。
风俗随着人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和延续。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展览,思考一下我们的生活和民俗的意义。
风俗细语
这里可以细细品读到,对于我们而言陌生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箕山风俗图里的民俗。由百五十余幅作品组成的风俗画顺着生活时空流动的脉络一一展开。从人头攒动、物产交汇的市场到市场上圈场搭台的百戏,还有制作传统笠帽之类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冠婚丧祭之类的人生仪礼、精彩纷呈的游艺杂耍,以及刑罚制度等等,慢慢浏览这些题材多样的画作,仿佛是一个世纪前的风俗在悄声私语。这里可以看到《村家客栈》里农家小院喂养着肥猪,可以感受到《踏青去》里农历三月三人们外出踏青迎春的欢悦,就如同那个时代的人们在我们的耳畔轻声浅语。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定能有意外的惊喜和新的发现,能感受到当时的风俗变得越来越亲近了。
证言风俗
这里通过9世纪末20世纪初箕山风俗画和画中出现的器物,寻觅变与不变的风俗变迁图像。端详画作,可以发现里面有已经消失的捣衣砧,也有样子和用途已经发生改变而功能部分得以保留的冠帽。还有只是材质发生变化,功用仍然延续下来的围棋盘、象棋盘、扇子和烟卷;以及形式发生转变,仪式照样继续的婚礼等等。从中可以了解到器物的模样、意义、用途和功能,以及仪礼形式的衰退和变化,还有变化和延续的民俗的特性。在观赏这一风俗变迁图像的同时思考“何为民俗”的问题。
风俗变迁
民俗虽然是传承的,但也是变迁的。人与人在变,一代更替一代,民俗当然也不可避免要发生变化。由此,民俗不是停留于过去的,而且是面向未来的。
不过是一个世纪前的风俗,却令人感到既陌生又熟悉,这是因为我们拥有韩国人的遗传因子。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认同民俗的变化和延续是连绵不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