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파일, 内容, 上传于 상세정보 입니다.

하피첩, 부모의 향기로운 은택



父母恩泽,明德惟馨 —— 霞帔帖
国立民俗博物馆于去年九月购买下了“丁若镛手迹《霞帔帖》“(宝物1683-2号,以下简称《霞帔帖》)。当时我馆曾立下约定将其与公众分享,这次展览即是为履行这个承诺而作出的努力。
《霞帔帖》是丁若镛(1762-1836)流放康津时期,在夫人洪氏寄来的裙幅上写下的书帖,内容是给两个儿子的训诫文。这部书帖里原封不动地保留下了丁若镛为人夫、为人父对家人的牵挂和焦虑的心绪。特别是在日趋物质化的今天,家人间的纽带日渐弱化,《霞帔帖》传达着有关珍视家人、亲情无价的信息。我们希望透过本次展览,大家能够体味到丁若镛所托付的深意——“父母馨逸而芳远的恩惠和德泽”。


【第一部】
既为夫妇,亦为父母

夫妇是构成家庭的最小人际关系单位。子女在父母的恩爱中诞生、成长,在这一过程里夫妇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和母亲。
丁若镛15岁那年(1776年)和年长自己一岁的洪惠婉成婚建立了家庭。他和夫人洪氏的关系如实地渗透在了自己留下的文字中。在相伴六十年的风雨岁月里,茶山先生和夫人洪氏相扶相携,用爱抚育子女,共同谱写了慈父慈母的人生乐章。


【第二部】
拳拳父母心——《霞帔帖》

父亲和母亲倾注爱心抚育子女。即便是出于不可避免的原因没法呆在子女身边,他们也殷切地期望孩子端端正正地长大成人。
1801年,受与天主教有关的黄嗣永帛书事件的牵连,丁若镛被流放到全罗南道康津。从40岁时开始,一直过了18年的流放生活。留下的九名子女中,六名未满三岁就死了,由此可以想见他对所剩子女怀有更为深切而浓厚的爱意。在流配第十个年头里(1810年),丁若镛将自己作为父亲却不能在子女身边的哀切之情,抒写在夫人寄来的褪色的红裙上,送给子女。这就是《霞帔帖》和《梅花并题图》,告诫二子作为士大夫应有的行为和心态,祝愿出嫁的女儿家庭美满和谐。


【第三部】
传世霞帔,万古流芳

在父母恩宠下长大的孩子,找到自己的伴侣结合成新的家庭。他们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教导,又在新的家庭里传承给下一代。
1818年丁若镛解除流放和夫人重逢,之后在夫人的身边潜心治学,于回婚日与世长辞。丁若镛和洪惠婉的子女及其后孙们在生活中实践父母在《霞帔帖》中留下的人生价值观。他们在文化素养的熏陶下求学问道,研究父亲留下的文字,努力达成父亲的教诲。


余音袅袅
今年是丁若镛辞世180周年。纵然光阴流逝如水,《霞帔帖》里所饱含的父母之心依然具有无穷的力量。世上所有的父亲和母亲无不希望子女们能在家人爱的怀抱中端正成长。
《霞帔帖》里蕴藏着一个家庭的生活、人生和价值观,以及那个时代的面貌,在这样的文献身上饱含着父母对子女的爱和教诲,超越时代。

上传于 2016-05-09